2018年7月31日,技术中心团委组织召开全体团干部专题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传达中央办公厅《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
2018年7月31日,技术中心团委组织召开全体团干部专题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传达中央办公厅《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
海洋空间规划是当今国际海洋合作交流的热点领域。作为我国首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编制的覆盖全海域的海洋空间规划,中国—柬埔寨海洋空间规划项目获柬方高度认可。
经过近10年攻关,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的“建设项目集约用海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应用”专项开花结果。日前建设项目用海集约定量管控机制通过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此项研究体系完整,创新点突出,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7月23日上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召开了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中心领导韩家新主任、陈力群书记、隋军副主任、彭伟副主任,以及中层干部、正研级高工和机关工作人员等参加会议。
“天津滨海新区风暴潮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是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 “天津滨海新区风暴潮监测预报预警技术与示范” 的科研成果,项目起止日期为2008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三家单位合作完成。项目于2012年8月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
成果在针对本轮市县级区划编制,重点研究了3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县级区划的作用、二是功能区如何细分、三是区划目标如何测算和落地。项目提出了市县级区划编制的目标、原则、任务、范围、期限和成果形式;项目研究了8类功能区的二级类功能区内涵,明确了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和技术要求;项目提出了平均分配法、模型预测法及实
“近海岛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试验研究”该成果支撑项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中一部分,项目总经费780万元,为示范试验类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牵头,联合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完成。该成果于2014年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是全世界最大的专业技术学会,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IEEE发表的技术文献占到了全球同类文献的百分之三十;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和会员扩大,IEEE已经日趋全球化,不仅激励制定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更将领域范围扩大到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计算机工程、新能源、地理信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作为国内海洋能技术发展支撑机构,是我国最早进入海洋能领域的科研单位之一,从“七五”至今,尤其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从事了大量海洋能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有效支撑了中国海洋能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多参数现场快速监测新技术集成及应用成果依托技术中心承担的“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水下营养盐自动分析仪”“ 多参数光学水质传感器及集成技术”; 国家海洋局海洋行业公益项目“快速高可靠海洋水质监测仪器通用化技术及示范”;该项成果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边远岛的利用与监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项目为2008年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点项目,项目总经费1268.0万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作为本项目的承担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研究所和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共同完成本项目的实施。该成果于2015年3月19日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源系统实施协议(IEA OES-IA)创建于2001年,最初是由英国、丹麦、葡萄牙三国发起,以联合开发北海沿岸地区丰富的海上波浪能和潮流能资源、共同发展波浪能、潮流能应用技术为目的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机制。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从1999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历经19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建立了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行动准则。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民品的覆盖范围是:海洋环境调查/观测/监测/监视技术研究和相关仪器设备及系统的研制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具备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 长期为国家和沿海省市开展海域可行性使用论证工作,中心拥有持有海域使用论证上岗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31名,具备多种适合海域使用论证所需的海洋调查、测量仪器设备,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已成为中心为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具备测绘乙级资质,业务范围包括海域权属测绘、海岸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水文观测、海洋工程测量、扫海测量等。我中心具备多种进口和国产海洋测绘、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设备,专业测绘人员31人,可为沿海省市提供海洋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