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承担2014年度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重点专项“深远海调查观测重点基础装备产品化应用示范”中,自主创新的声学应答释放器在南海完成了半年的示范应用。
在2014年度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重点专项“深远海调查观测重点基础装备产品化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下,我中心与天津市海华技术开发中心联合研制的产品化深海锚系浮标于2018年4月1日在南海成功布放,并开始示范应用。
2018年6月28日,我中心作为联合投标体牵头人,中标了“‘十二五’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项目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编号:HZRS-ZB2018009)”项目的投标工作,中标金额1598万元。
2018年4月20日,中心遥感室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航天星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项目组成功中标《“十二五”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HY-1C/D卫星应急快交付产品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该项目通过建设HY-1C/D卫星数据应急快交付产品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利用RS+GIS手段综
2018年1月7日,中心2016年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小型化多层气象水文浮标的通量测量技术研究”研制的投弃式多层海气通量浮标,搭载天津市海事局“海巡1505”船,在渤海海域进行了浮标样机姿态稳定性海上试验。该浮标由中心海保室相关项目组自主研制,可多点大面积投弃式漂流布放,并实时获取海上现场风速、风向以
在“基于水下平台的温盐深测量仪产品化”和“船载温盐深系列测量仪产品化技术研究”两项系列化CTD产品化项目的支持下,中心传感器室于2018年4月9日至18日组织开展并完成过了系列CTD产品化设计样机的摸底海试工作。该工作主要针对Argo用CTD、Glider用CTD、船载千米式自容CTD、UCTD、船
2018年6月28日,中国海洋咨询协会在天津市组织召开了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牵头联合研制“建设项目集约用海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邀请了8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
2018年6月28日,中国海洋学会在天津主持召开了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制“海洋能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标准化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邀请9名专家组成评价咨询专家组。
在自然资源部业务项目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心王斌博士项目团队对“漂流式海气通量浮标”(下文简称浮标)进行了创新性研发,并在近期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综合海上试验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浮标观测数据质量达到国际水准,浮标具备高海况生存和正常观测能力,国际首次成功开展
在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项目“海洋动力要素剖面运动测量平台产业化”的支持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完成了ARGO浮标产业化,建立了系列C-ARGO浮标生产基地,并研制了3套可视压力装置和6套自动恒压泵站等检测设备,解决了以往需通过手工方式测试浮标运行情况的关键技术,使浮标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达到年生产300套浮